紫砂壺的壺型對泡茶有什么影響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很多人買壺泡茶只考慮壺的容量而忽視了壺型。但實際上,不同的茶壺類型對不同的茶葉品種有影響。
臺灣壺市場最熱絡時,壺商曾經將不同容量的標準壺依序組合,集合了從一杯壺到八杯壺的成套茶具,稱為“一條龍”。后因用“杯”當壺的計量單位的做法沒有統一,也一直困擾著品茗者。
近年來,制壺人開始關注以毫升為壺容量的計量單位,推出100毫升、150毫升和200毫升的容量作為壺容量的區別,以便消費者在購買壺時能夠做出更具體的參考。
多大容量是根據購壺者的喝茶習慣和喝茶者多少決定的,合適就好。而影響茶味的是紫砂壺的器形。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器形介紹給大家:
1、圓壺是最實用的圓壺,最常見,看上去樸實無華,但卻是初學者能以最合理的價格買到的壺。高身小口壺,適合泡發酵茶,但過高茶則失味,如普洱、紅茶等,需要高溫燜,選用這樣器型的壺是為了使茶香更甜醇、滋味更醇厚;矮身大口壺,適合泡不發酵茶,但過矮則口蓋易溢,如綠茶、鐵觀音、龍井、碧螺春等,能夠在8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充分展現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。
圓形壺也最能把烏龍茶的香味泡出來。烏龍茶茶葉呈卷球狀,圓形壺為其提供了足夠的空間,可讓半球狀的茶葉完全舒展。如果你喜歡烏龍茶,買一個圓壺是最真實的,因為在一個圓壺里泡茶和注水后,圓壁可以讓水在壺里流動,這樣可以更溫暖地將水與茶緊密結合,有利于泡茶。
2、扁型壺最適合降低武夷陳年老茶焙火味扁形壺,適合泡條索狀的武夷茶。宜興壺制成扁形壺的比率較低,原因是此種壺形的燒結成功率(就是所謂的“成品率”)較低。這種壺身較扁平的壺,具有十足的穩定感,能夠讓條索狀的茶葉沉穩地定在壺里,安心地釋放出一身的香醇。
注水時,由于扁壺的壺壁較短,水流自然有了緩沖,壺內空間狹小,茶葉更容易浸泡在水中,精華可以輕輕吐出。我認為,扁平壺的空間不容一點茍且,正是武夷茶巖韻精實發揮之所在。
3、方形壺的美觀優于實用方形壺。制造過程中的關鍵是泥漿應非常對稱,否則在連接過程中的難度和失敗率將非常高。由于方形器的內角,茶葉不易滾動,水流容易堵塞,但方形壺造型醒目,美觀大于實用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