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壺燒制溫度一般多少?別只會說一千多度
溫馨提示:加好友hurenzisha ,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!
關于紫砂壺的燒制溫度,大部分人只知道,紫砂壺是在一千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,其他卻不知道了。其實,紫砂壺的燒制溫度是不固定的,不同的泥料需要的燒制溫度是不同的,而同一種泥料在不同燒制溫度下,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來。
紫砂泥料的種類有很多,構成有很大的不同,所以燒制的溫度差別也是比較大的。比如朱泥,燒結的溫度是最高的,而紫泥次之,在眾多泥料中,段泥的燒結溫度是最低的,所以段泥的透氣性也是好的。
燒制溫度過高過低都不行
紫砂壺的燒制溫度如果不夠,我們稱之為欠火,在這種情況下,紫砂壺的顏色會偏淺并且顯得很臟,比如段泥,溫度不夠,就會吸附黑色素從而造成吐黑現象。
而如果紫砂壺的燒制溫度過高,那么燒制后的壺身則會非常毛躁,甚至引起爆裂等現象,有些還會產生變形、起泡等諸多缺陷。
另外,紫砂壺的燒制溫度越高,胎質就會越致密,透氣性和吸水性都會變差。所以,紫砂壺燒制溫度不是越高越好,也不是越低越好的。
紫砂壺燒制不同階段溫度不同
紫砂壺燒制的時候溫度是逐漸升高的,而在整個過程中,燒制的溫度需要分成幾個階段:
1、常溫—200度
這個階段是脫水階段,主要是蒸發掉壺胚內的水分,一般要求在105度的時候,停留30分鐘,讓胚體脫水,這個過程溫度是緩慢升高的。如果溫度升高過快,會導致紫砂壺的胚體裂開。
2、200—500度
這個階段是排除掉高嶺土中的結構水,高嶺土是紫砂原礦泥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,它內部的結構水是高嶺土的天然組成部分,必須在450度—500度之間才能有效分解。
3、500—600度
這個階段主要是原礦中的石英開始轉變,整個過程比較短,但對溫度的平衡要求比較高,溫差不能過大。
4、600—1050度
這個階段主要是氧化反應階段,氧化鐵、氧化錳等著色成分開始起作用,紫砂壺的顏色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形成的。
5、1050—1200度
燒結階段,紫砂壺在這個溫度范圍內開始燒結,具體燒結溫度不同的泥料是不同的。
窯溫是根據泥性來定的,泥料不同所要求的窯溫就不同。一般來說,溫度越高燒結度也越高,收縮率隨之越大。收縮率越大,也越容易出現問題,如變形。
相關文章
發表評論